杨志官方网站
http://3689.diaosu.cn
杨志首页>文章>正文

浅论民间陶瓷与民间陶艺

更新时间:2024-05-18 23:30:04 作者:杨志
    民间陶瓷在我国整个陶瓷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其艺术特色的魅力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开拓了新的天地,同时也为其他工艺美术与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程征先生认为:“‘民间’的概念是随着原始文化阶段的混沌状态结束,文化在文明社会条件下演进分化,相对于宫廷、文人等概念的确立而确立的。对应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才有了‘民间美术’”。本人在这里论述的“民间陶瓷”的概念是从艺术本身的语言特征来提出的,是从作品的创作者原始创作目的所提出的。因此,相对于程征先生提出的概念,本文的论述时间就显得很长。应该来说“民间陶瓷”是民间自发文化的一种必然反映,是农耕社会民间文化的一个主要发展特征的表现。到了阶级社会产生以后,许多民间的艺术被统治阶级所征用,他们将好的民间工艺师招募在自己的府中,从事各统治阶层的作品设计与制作,但同时在民间生产的民间艺术家们,并没有完全被禁止或停止各种原先的民间美术生产活动,所以“民间”概念除了相对“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的概念区分外,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可以说“民间美术”是民间自生自长的一种原生态文化,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在吸取和借鉴其他文化时,会派生新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身的价值与创作根源仍存在于民间或广大的农村基层当中。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民间陶瓷,都是在官窑出现以后的“民间陶瓷”。“民间文化的原始性来自于民俗文化的原始性。所谓民间美术严格来说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艺术,而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生活内容中可提取的视觉艺术部分,是民俗生活的载体与艺术映象。”“民间陶瓷”作品具有的艺术特征除了“来自于民俗文化的原始性”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民间艺人的真、趣、美的创作理念和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模仿与创新本能使然。“真”在这里是“淳朴”、“自然”,“趣”是“童趣”、“天趣”,“美”是“心灵美”与“天然美”。民间陶瓷的发展一贯秉承自由、舒适、天然、豪爽、本性的抒发与写意表露。“写意”的本意不是国画特有的概念与美学特征,而是国人儒雅文化教育沿袭,人种进化特有的本能属性。所以在民间美术中传统概念的许多文化在这里都有很多的对应物。“被我们指认为下层社会‘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来说,便较为彻底、较为明显地具备着人类生命的原始性、朴素性,。。。民间文化这种‘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民间陶瓷”的发展一个方面为人类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为其它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民间陶瓷”得以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就是陶泥本身的易开采、易使用、易成型等几个优点使得他的推广与销售都是极为方面。它既是伟大的创造,同时又与人类生存具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二是实用的功能性;这一点可以说是民间陶器迅速得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类还没有出现阶级或出现阶级以后,民间陶瓷的创作不是以唯美或追求美为第一价值的创造性劳动,而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民间陶瓷的发展在实用为基本的前提下,又创造性的将许多新的艺术装饰发展起来。而且这些装饰和实用器皿造型具有如此密切的整体性,其在装饰作品的位置及布局上,充分的考虑到不同用途的作品在不同位置下所给人产生的视觉效果。这是民间陶瓷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将美的艺术原理及生活的实用价值在陶器上得到联合展现,无疑为其他形式的作品样式出现埋下了伏笔,也是民间陶瓷艺术家在实践中不断结合生活创造性的结果。但“民间陶瓷”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人们选取时一直不是主要的参考标准,制约其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的落后制约,所以在我国的民间陶瓷发展时间与生产数量是巨大的。在现在其他比较落后的国家及地区,民间陶瓷的生产仍然发展旺盛。三是祭祀用的明器;这个特征使得民间陶瓷的发展能间接得到经济的扶持。由于早期的社会文明,经济及生活质量现对落后,使得人们在追求美的创造上遇到许多困难,而作为统治阶级其有能力通过间接的途径推动了民间陶瓷的发展,从民间人民使用的作品来分析,其艺术价值远远不如当时为了满足贵族所生产的各种器皿。从考古挖掘的大量古墓可以看出,民间陶瓷的艺术特色虽然在器型、装饰上有诸多的简单,但整体艺术特色是不容忽视的。四是装饰陈列用途的供奉作品。这类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在青瓷产生以后,特别是元朝以后出现了青花艺术,大量釉上彩装饰作品开始以陈设的特征出现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五是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民间陶瓷的艺术特色增色不少,民间陶瓷的发展,亦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在造型或使用功能上大异中求同,在装饰与审美的形式上则大异其趣,使民间陶瓷展现了魅人的风采,为它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间陶瓷艺术的创作队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职从事民间陶瓷生产,并以陶瓷为生计的专业艺人,这类艺人的手艺往往通过继承上代的基础而发展的,具有家庭式的艺术特点;此类艺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根据销售的业绩指标,来决定大量生产某些产品,具有重复劳作的艺术特点,开发新产品的周期较长。生产的产品质量因家族或个人的审美有显著的差别。第二类是业余的人员,其参与的方式多以被雇佣的形式参与民间陶瓷的生产,他们一般是民间劳作者,在农闲时节为了赚取一些额外收入而介入。其创作的作品一般具有临摹的痕迹,也有一些好的画手能创作个人特点的作品。由于民间陶瓷的销售主要面对于一般广大农民,所以其绘画的作品花色较简单,装饰民间意味突出。不同的窑口根据地方的原料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三类主要是师徒制下产生的学徒作坊;这类创作群体较上面的两类具有开拓性的特征,其作品较为新颖,一是源于其多来自其他地域的关系,再者就是学徒在学习过程中精其一艺,肯下功夫使然。

    民间陶瓷的创作人员在创作其作品时,往往多结合民间生活的故事、传说、结合民间的布艺、剪纸、民间雕刻、民间建筑、年画、生活中提炼的一些人物,动物形象等,造型具有原创性的特征,整个作品简洁、古朴、活泼。民间陶瓷的彩绘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描绘人们劳作休息场景的,也有表现动物、植物等自然景物和表达吉庆寓意的。在彩绘风格上,有些朴素自然,格调清新雅致;有些意笔草草,笔意隽逸潇洒;有些夸张变形,豪宕不羁豪放奔腾;少见繁缛琐碎、刻意求工的装饰,这种挥洒自然、不拘一格的装饰手法,也是由民间陶瓷的生产数量及特色决定的。民间陶瓷发展到今天,许多作品在农村已经丧失了其生存的价值,如今从事民间陶瓷的艺人开始了一种新的美术创作—民间陶艺,或称之为民俗陶艺的创作之路。

    民间陶艺的出现没有严格的时间界定,但它的发展是伴随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在民间陶瓷发展的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现代陶艺的出现使得原有的陶瓷价值体系与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许多从事现代陶艺的陶艺家大多从事美术创作,有着良好的美术基础与理论水平,在这样一种队伍的推动下,传统陶瓷艺术的创作模式逐渐被现代陶艺所取代,而且现代生活的格局与审美理念使得现代陶艺的需求有了新的转机。这样从事现代陶艺创作的人员逐渐从学院的陶艺家发展到从事陶瓷生产的各个领域。因此许多民间陶瓷工艺者开始在他们的发展地域空间里,尽可能的去接受新观念,将原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重新进行规整、升华、使得产品能够被现代社会居民所接纳。

    民间陶艺的创作人员相对民间陶瓷的队伍来说,有了很大的调整。首先一点就是创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在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寻求新市场等方面具有主动性特点。再者就是从事民间陶艺的人员部分是专业素质高的美术家或陶艺家,其介入的条件是在民间美术上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是民间陶瓷所没有的。第三点就是许多艺术家或陶艺家开始通过间接到民间陶艺作坊创作等形式,将新观念、新手法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的思路,这种介入体系使得许多民间陶艺家有机会在观念上得到根本的改变,甚至许多民间陶艺家通过各种学术机构到国外去讲学,寻求更大的市场。第四点许多专业机构的艺术家,由于政府机构体系的转变及改革,他们开始从事个人工作室的发展模式,他们在发展的内容上也会把许多民间的艺术陶瓷重新进行改良,转化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综上可以看出,民间陶艺(民俗陶艺)是由民间艺人或专业美术人员将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应用于陶艺这种载体上,运用现代美术的创作理念与审美标准而创作的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区别欲传统民间陶瓷的新艺术形式。这里的民间美术形式包括民间范畴的剪纸、雕塑、年画、面艺、建筑装饰、民间传说故事、地方风俗、农民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现以民间面花为例,来简要谈谈民间文化被转化为民间陶艺的创作过程。

    “面花”人称“面塑”、“花馍”、“礼馍”,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艺术性、观赏性很高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主要出现于面食为主的北方城市,尤其是沿黄河领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如内蒙古、新疆、东北农村地区都普遍流行制作“面花”的习俗。不同地区对“面花”有不同的称谓,如陕西合阳称“面花”、“面馍”,陕西华县称“太谷卷”,关中地区叫“混沌燕馍”,甘肃叫“大月饼”,山东叫“太阳饼”等。可见民间面花工艺的普及程度。面花品种很多,根据不同节日、时令会有不同的习俗活动,如满月做“满月花馍”,祝寿做“寿”馍,春节等节日做“鱼馍”“鸡馍”寓意“吉祥有余”等意。制作精良,发色艳丽,形象可爱动人。其制作工具剪刀、镊子、梳子、瓶盖、铁皮、各种模具图章等。“面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艺术,他的材料与民间陶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需要水的调和与充分揉搓,需要火的加工烧成,火候对于作品的视觉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成型时有一个需要干燥的过程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作品的造型、装饰、代表的涵义以及画面构成语言的创新性等。可以说民间艺术的许多形式与内容都可以在民间陶艺中直接运用,通过材料的转变与烧成技术的转化,使得原本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艺术气息。这不仅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民间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民间陶艺就有直接将民间面花的造型及装饰直接运用到民间陶艺创作上的新形式。如作品《石榴娘娘》就是民间面花常做的作品之一,其装饰具有剪纸、面塑等表现技法,民间陶艺所运用的工具与民间面花所运用的工具一样,如剪刀用来剪切各种锯齿状的花边,用瓶盖做人物,动物的毛发肌理,用铁皮削各种挑起的纹饰等。整件作品造型优美,装饰变化无群,材窑烧制的效果显得厚重而富有韵味。其夸张的造型与变化手法将民俗陶艺的面貌充分的体现出来。再如作品《骑马》,整件作品具有汉代作品的憨厚、概括、夸张等艺术特点,是将民间面花的手艺技法进行创新变化的一件作品。作品憨态可拘,意趣盎然,纹饰简洁概括,装饰部位考究,对比充分协调。是民俗陶艺的一个代表作品。民间陶艺从民间面花里面提取有意义的价值,这里提到的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还有很多种艺术表现对于民间陶艺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相信通过民间陶艺家们和社会各界艺术人士的共同参与,不断创造,会有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得到人们的喜爱。(发表于《江苏陶瓷》)

参考文献:

1,  程征,《陕西民间美术的原始性》,35、36页,《美术学文献》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2,  王宁宇,《从文化生态学漫议陕西民间美术》,47、48页,《美术学文献》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